木下與藤吉郎

一個遙遠的國度裡,出現了一個擁有真正自由民主的國家。憑藉先進的電子科技及健全的法治制度, 政府不但讓民眾生活富足,更有效地打擊罪案,為人民建構了一個安全的居住環境。當地的普遍國民素質也很高, 多數人民都不斷努力讓社會變得更加公平正義。

可是即使是再安全的地段,罪案總會有機會發生的。 當中有一個小區住著十位長者及兩位年青人――木下與藤吉郎。一連九天,每天都有一位長者在木下的協助下過馬路。 長者成功過馬路後,都對木下表示十分感謝。當然木下也成為該位長者心中的好好先生。

可是一連九天,當每位成功過馬路的長者到達對面街後,便被藤吉郎殺害了,作案過程也被攝像頭拍下。 警方雖然已展開大規模的圍捕行動,但藤吉郎仍成功避過警方的包圍網,逍遙法外。

到第十天,某青年攙扶第十位長者橫過馬路後,該名長者便被另一青年人殺害了。 雖然社區內配備了高清的攝像頭,但也未能拍下行兇者的樣貌。被害人身上檢驗不到行兇者的遺傳數據, 也找不到兇器。兇案現場中找不到任何可以辨認兇手的資訊。

幸而某些事實是肯定的。十天前,小區內只有已被害的十位長者、木下、藤吉郎共十二人。這十天內, 並無任何人進出過小區。前九天的九位長者,已確定是藤吉郎所殺。到了第十天,區內只剩下第十位長者、 木下及藤吉郎等三人。雖然先進的監察裝備未能辨別兇手的身份, 但可以肯定協助長者過馬路的人與行兇者是兩位不同的人。因此協助者與行兇者,一位必然是木下、 另一位必然是藤吉郎。

天網恢恢,藤吉郎最終被警方拘捕。藤吉郎承認殺害前九名長者,但否認殺害第十名受害人, 並稱他是攙扶第十位長者橫過馬路的人。由此推論,若藤吉郎所言非虛, 那麼殺害最後一位長者的人必然是木下。

木下向警方稱,他才是攙扶第十位長者橫過馬路的人。由此推論,若木下所言屬實, 殺害最後一位長者的人必然是藤吉郎。

警方經過初步調查後,找不到木下或藤吉郎殺害第十位長者的任何作案動機, 但兩人也未能提供有效的不在場證據。雖然兩人都主動參與測謊機測試,但結果未能證實兩人有否說謊。 最終警方決定先向藤吉郎提訴,而木下仍只是作案嫌疑人。

這個國家的司法制度與一般的民主法治國家稍有不同。被告人(即藤吉郎)有權選擇由法官,還是由陪審團判案。 若被告人選擇由法官裁決,那麼法庭會指派一位不認識任何涉案人士的法官審理案件, 由法官決定被告是否有罪。審訊也當然沒有陪審團在場。

若被告人選擇由陪審團判案,那麼法庭會隨機選出七人陪審團。當然所有陪審員也不認識任何涉案人士。 屆時仍有法官主持整個審訊過程,但最終判決有罪與否的權力在陪審團手裡。只要過半數陪審員裁定被告有罪, 法官便會根據案情對被告判刑。

被告人藤吉郎正面臨一個艱難的決定,究竟他應選擇以法官,還是以陪審團裁決呢?雖然藤吉郎乃鄉村出身, 學識不多,但都很明白在一般的情況下,選擇陪審團去判案可能會較客觀公正,對自己可能較有利。 可是不清楚陪審員的背景資料,他總有點不放心。因此他花了點錢,打通了一點關節, 聯絡上剛調任法政部工作的梅特涅。梅特涅向藤吉郎秘密透露了有關將被分派的法官及陪審團的資料。

法官:是一位講求邏輯,敏於批判思考,不易被個人感覺左右的理性型判官。

陪審團:七人中肯定有一半以上(即四位或以上)不具備敏銳的邏輯能力,較易受個人感覺或不相干證供所影響。 未能確定其餘的陪審員(即三位或以下)是否有較佳的理性思辨能力。

梅特涅更向藤吉郎透露了一則好消息,只要干犯少於十宗的謀殺罪,犯人便很大機會於有生之年獲得假釋。

雖然藤吉郎獲得了以上資訊,但他卻未有信心去作出最後選擇。若選擇法宫, 即代表著他的命運全掌握在官大老爺的一念之間;若選擇陪審團, 就可能被一群缺乏理性思維能力的人去擺弄自己的未來。正當他猶豫不決之際, 想起從前一起讀書的老同學塔列蘭。便立即致電在學校教書的他,希望向他請教。

正悠閒地坐在梳化椅上的塔列蘭,一手抽著彎柄煙斗,一手翻閱著《理性與感性》。 忽然收到藤吉郎的來電,他感到十分諤然。當知悉友人的磨難後,立即出謀獻策……

究竟塔列蘭會建議藤吉郎選擇法官,還是陪審團去作裁決呢?

木下雖然不是被告,而只是以證人的身份上庭作供。但他很明白,若藤吉郎被判無罪, 自己便必定被認定是唯一的作案者,屆時他將會被關入大牢。因此木下的內心也十分緊張, 於是便致電給兒時一起赤腳在街上玩彈波子的塔列蘭,希望了解被告人對法官或陪審團的選擇, 會如何影響自己的案情。

剛放下聽筒的塔列蘭,便收到木下的來電。當然塔列蘭並無向木下透露自己剛與藤吉郎通電話, 但他也如實向木下分析被告人由誰裁決,會怎樣影響案件發展。

究竟塔列蘭會如何向木下分析被告人對法官與陪審團之間的選擇呢?

傳媒大肆報道這十宗駭人聽聞的兇案,且翻出藤吉郎殺害前九名長者的殘忍作案細節。 民眾對藤吉郎的兇殘惡行嗤之以鼻。同時,傳媒又報道木下曾攙扶九位長者過馬路的善行, 讓木下在大眾心目中建立起正面的形象。

警方希望盡快把罪犯繩之於法,維護法紀;政府希望法院盡快作出裁決,以平民憤; 民眾希望盡快把犯人關進大牢,以保安全。 各界在情緒上都只希望盡快得到一個簡單且合乎大眾預期的法庭判決。

請問你又認為真正殺死第十位長者的兇手是木下?還是藤吉郎?

若你是藤吉郎,你會選擇由誰為自己去作判決呢?

兇案問卷調查

1.請問你認為應由法官,還是由陪審團裁決案件,才能達至公平正義呢?
法官
陪審團

2.若你是藤吉郎,你會選擇由法官,還是由陪審團為自己判案呢?
法官
陪審團

3.若由法官裁決,請問你認為藤吉郎會被判有罪嗎?
有罪
無罪

4.若由陪審團裁決,請問你認為藤吉郎會被判有罪嗎?
有罪
無罪

5.請問你認為誰是兇手呢?
木下
藤吉郎

6.對於這宗案件,請問你有甚麼意見欲發表呢?

網站調查

7.請問你對以下哪類文章有興趣?







其他(請註明)

8.請問你會如何形容自己呢?